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,每年種植面積約4.5億畝左右,種植區域分為六大稻區,即華中單雙季稻區、華南雙季稻區、華北單季稻區、東北早熟稻區、西南高原稻區和西北干燥稻區。水稻雖種植區域不同,但其具有土壤水分充足、生長季節氣候溫暖等共同的生態環境,這種生態環境也導致了多種稻田雜草的發生與為害。目前,我國稻田雜草有143種,通常分成三大類,即禾本科雜草、闊葉類雜草和莎草科雜草,年發生面積3億畝左右。除草劑是防除稻田雜草的重要手段,當前,我國登記的稻田除草劑產品有1600余種,涉及有效成分60多個。
禾本科雜草的特點是葉片狹長,莖圓簡形,節間常中空,根為須根。常見禾草有稗、千金子、稻稗、雙穗雀稗、稻李氏禾、馬唐、牛筋草等。根據水稻不同栽培方式,封閉處理可選用丁草胺、丙草胺、五氟磺草胺、異噁草松、噁嗪草酮、噁草酮、丙炔噁草酮、莎稗磷、嘧草醚、苯噻酰草胺、禾草丹、二甲戊靈、仲丁靈等藥劑防除;莖葉處理可選用噁唑酰草胺、氰氟草酯、敵稗、五氟磺草胺、噁嗪草酮、二氯喹啉酸、嘧啶肟草醚、三唑磺草酮、氟砜草胺、吡唑喹草酯、氯氟吡啶酯、雙草醚等藥劑防除。
闊葉類雜草的特點是葉片圓形、心形或菱形等,葉脈通常為網狀,莖圓形或方形。常見闊葉草有鴨舌草、雨久花、野慈姑、矮慈姑、丁香蓼、水莧、節節菜、空心蓮子草、眼子菜、陌上菜、澤瀉、水竹葉等。根據水稻不同栽培方式,封閉處理可選用芐嘧磺隆、吡嘧磺隆、丙草胺、噁草酮、丙炔噁草酮、醚磺隆、雙環磺草酮、雙唑草腈等藥劑防除;莖葉處理可選用氯氟吡啶酯、2甲4氯鈉、滅草松、唑草酮、氯氟吡氧乙酸、五氟磺草胺等藥劑防除。
莎草科雜草的特點是葉片狹長,莖多為三棱形,實心無節,個別為圓柱形、空心。常見的莎草有異型莎草、碎米莎草、水莎草、螢藺、牛毛氈、野荸薺、扁稈藨草、日照飄拂草等。根據水稻不同栽培方式,封閉處理可選用丁草胺、丙草胺、噁草酮、丙炔噁草酮、莎稗磷、芐嘧磺隆、吡嘧磺隆、乙氧磺隆、醚磺隆、嗪吡嘧磺隆、嘧苯胺磺隆、雙唑草腈、撲草凈等藥劑防除;莖葉處理可選用吡嘧磺隆、芐嘧磺隆、乙氧磺隆、雙環磺草酮、氯吡嘧磺隆、2甲4氯鈉、滅草松、氯氟吡啶酯、五氟磺草胺、雙草醚等藥劑防除。
常見稻田雜草圖譜
安徽眾邦生物 知識產權部 羅華影